523

收藏

分享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作者:[标签:作者]     来源:[标签:出处]     时间:2010-07-07
7918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交流、互动,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但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形多半是“动”起来的学生少,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笔者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深深感到语文教学难就难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在此,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与探究。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上的选择和倾向,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自觉、自主学习的巨大动力源。因此,每个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意在每堂课的开课之时,就激发起学生的探求欲。因为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普遍存在希望上好课的内在心理,这种心理既强烈,又短暂,教师一旦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或课文产生兴趣,学生就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就我上的语文课来说,我一般在开课之时,用一段精彩的导语,磁铁般吸引住学生,有效地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为新课的展开预备良好的氛围。我还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兴趣的民歌,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我还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把课文设计成表演课、竞赛课、讨论课等不同的课型,使学生对每一节课都有新鲜感。例如教学《木兰诗》一课,目的是让学生们在读读背背的基础上了解花木兰的故事,学习花木兰的意志品质。当课文内容进行到人物形象分析,揭示主旨的时候,我点拨了一句:“从花木兰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有的时候男子办不到的事女子也有能力办到。”一“石”激浪,此时,男生纷纷站了起来,抢着回答出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男生能办到的事,女生不一定能办到,男子就要比女子强。于是男女生各分两边展开了辩论。这时学生思维的火花已被点燃,教师就要给学生一片自由讨论的天空,让他们去思辨,通过热烈讨论,去找到正确的答案。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结束后,同学们似乎仍然有意犹未尽之感,讨论兴致极高,而我的心也和这些青春活泼的学生们一样,被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课堂需要学生们的共同参与,而学习的兴趣更是参与的前提。
二、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参与
这里所说的民主氛围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以平等的关系,围绕教学问题,心情舒畅地自由探索和发表见解的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保护他们的童趣、童真、童心,理解他们的情感,创设和谐愉悦的情景,使他们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教师抑扬顿挫,富有激情的语言能使学生振作精神,教师鼓励性的语言,会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感。教师还应把课堂上最好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自主探求,尽量让学生动手、思考、回答、总结。学生只有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才会才思敏捷,才敢思敢说,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色彩的见解。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去,爱护学生,鼓励学生,民主和乐融融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形成。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做到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情舒畅地学习,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大胆发表意见。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问题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在这种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没有被老师斥责的担忧,学习活动是充分自由的,学生全力地投入学习,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巧设知识悬念,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设置的知识“悬念”,是指学生对面对的问题或现象感到困惑未知而产生的急待求知的思想状态。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计一些知识悬念,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
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可以很好地凝聚课堂注意力。如教学《驿路梨花》一文,我在疏通字词,初读文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初一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谁是“茅屋”的主人?我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根据,然后通过分组交流讨论,讲出不同的观点。当不同意见无法一致时,又设置出下列问题进行引导:课文结尾处,作者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诗句,一语双关,含蓄而不显露,你们能读出这一诗句所蕴涵的内容吗?课文中未曾出场的有哪些人?他们的故事是怎样安排的?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如果作者把他们作直接、正面描写,阅读效果是否更好?这些问题的设置,既紧扣教学任务,又适合学生的情趣口味,使学生既有所得,又乐在其中。
(作者单位:云南昆明市第八中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标签:作者],来源:[标签:出处],来源地址:)

上一篇原来文章可以这样读

下一篇课内导学,接受与探究相结合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