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返璞归真,营造本真语文

作者:[标签:作者]     来源:[标签:出处]     时间:2010-07-07
9000
  【案例回放】
  一位教师执教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咏雪》,在25分钟的时间里这样进行教学:以“走进谢道韫”为主要环节,首先补充谢道韫的出身,她的叔叔、堂哥、她的夫家王凝之、王献之等人,从谢玄、谢安指挥的淝水之战到谢道韫的大义凛然,让学生感受东晋名士的风范;接着出示《世说新语》中的三个文言文语段,教师边读边翻译,拓展课文的广度和深度;最后投影展示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并请学生每天抽半小时阅读原著,一个月后,举行“千古文人世说梦”的故事会。
  【案例分析】
  可以很肯定地说,这位教师备课很充分,在这堂课中,补充了七句著名诗词,拓展了三个关于谢道韫的轶事语段,二十四个成语典故,让学生接触了谢道韫、谢安、谢玄、王羲之、王凝之、王献之等六个古代人物人,一堂课容量之丰富,让人目不暇接。
  然而,对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而言,在历史知识有限的情况下,在文言字词积累较少的情况下,教师却花大量时间逐句翻译讲解谢道韫的轶事,课堂上如此的拓展是为了适应当前语文课堂需要拓展的背景吗?七年级语文课堂需要这样的拓展吗?由此,我陷入了沉思。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拓展的内容过于丰富,学生没有时间去探究,长此以往,文言文教学在积淀学生文学底蕴,以及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渗透方面,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
  那么,何谓充满语文味的真课堂?
  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味”的内涵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的品味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教学这样一篇篇跨越时空、至真至美的的艺术品,就应该力争像程少堂先生所说的,上出“语文味”,品味语言,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审美的快感。难道我们语文教师只是以文本的某一内容为由头,将语文课“切换”成社会课?
  【反思】
  一、文本拓展
  教材不是孤立的文本,教学需要迁移。今天,有了网络与搜索引擎,要获取资料并不是一件难事。记得于漪老师教北朝民歌《木兰诗》时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中“东”“西”“南”“北”有怎样的含义?它们与《汉乐府·江南》中的“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中的“东”“西”“南”“北”有什么不同?与徐渭题写在青藤书屋的对联“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中的“东”“西”“南”“北”有什么差异?与王实甫写在阳关的对联“悲欢聚散一杯酒,东西南北万里程”中的“东”“西”“南”“北”又有什么差异?于漪老师那个年代并没有什么文本“拓展”的概念,但于老师的这一提问不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吗?把同一个词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词的作用,这是语文学科的本真。很多时候,学生连课文下方的注释都没有看完,或者心尚未平静下来弄明白文本的时候,教师就要学生开始谈作者的思想或引申拓展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这实在是太急于求成了。教师滔滔不绝地一句一句翻译拓展内容,何时才能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的时间,质疑的时间?长此以往,生成活泼灵动的课堂氛围,积淀学生的文学底蕴不是成一句空话了吗?
  二、多元解读
  新课标实施以来,无论是环节安排,还是细节处理,都鼓励教师有多种解读。然而,语文课堂教学是具有科学性、序列性的教学活动。教师不能追求文本教学价值的无限扩大,面面俱到、旁征博引的背后可能只是一种形式。文本的价值是丰富的,它静默地存在着,然而当它被选入教材以后,就有了特定的教学价值。某一作品为什么把它放在七年级而不放在八年级?深入去想,全国数百万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同题异构出同样多数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真的是令人欣喜的事吗?对一篇文章脱离学生的实际去随意确定教学内容值得我们反思。虽然我们目前的教材是提供文本,由教师自己去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但并不是让众多语文教师做重复无效的“异构”工作。如文言文教学中,有“言”无“文”的现象,好端端的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被肢解成教师讲解古汉语知识的一堆堆语言材料,这是片面注重认知,是为应付中考高考的功利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上的集中体现。与此相反,有“文”无“言”的倾向中摒弃文言语段,架空文言常识,把文言文上成文学分析课,华而不实,这同样是不可取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一点:教师激情饱满、自我陶醉的表演,永远无法替代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余姚市世南中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标签:作者],来源:[标签:出处],来源地址:)

上一篇构建合理的人文价值体系

下一篇把酒话往事,乡情溢满纸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