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浅析语文教师教学敏感的培养

作者:[标签:作者]     来源:[标签:出处]     时间:2010-07-07
8455
  艺术家需要艺术敏感,教师也同样需要有教学敏感。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心灵中隐秘的活动,脸上流露出的异样的神情等,犹如一股浮动的暗香,一般不会引起教师的注意。但对于具有教学敏感的语文教师来说,他就会利用这个时机,或因势利导,或防微杜渐,或巧加点拨,或妙加诱导,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升华学生的精神,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使教学达到师生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境界。
  特级教师王雷英认为,善于预见与驾驭课堂是最重要的。课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其间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情况难以预料,师生的心态在变,学生的心理场在变。教师要随时感受到课堂上的变化,应学生之变化而动,应临场实际情况而动,让课堂成为感性、灵性与悟性交融的世界。语文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性和广阔的生活实践性。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教学敏感呢?
  一、必须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
  在日常生活里常会发现,每个人对一定对象和现象总具有一种特殊的心理倾向,人们这种表现出对一定对象和现象的积极的并带有浓厚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被称为兴趣。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总是优先给予注意,并伴随有积极的智力情绪。当教师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时,就能时时处处坚持对教学活动的注意,这种反应活动的大量反复,就使得他们大脑中对教学活动中的有关信息进行反应的神经细胞得到高度分化,反应越来越精细,活动越来越敏捷。比如有位教师讲授鲁迅的小说《祝福》,当讲到鲁四老爷书房中的对联一边已经脱落,松松地卷着放在长桌上,另一边还在上面,写的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一个学生突然问,长桌上的对联的另一句是什么内容,当时许多听课的同行都为之一愣,但见这位老师从容镇静地回答“品节详明德行坚定”。课后有人问这位老师怎么知道另一边对联的内容时,他说有一次看电影《祝福》时,他注意到对联出现的瞬间,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位老师的教学敏感源于他对知识的细心积累。正是因为有了浓厚的专业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人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感知事物,对事物的观察变得敏锐,逻辑记忆加强,情绪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增强。兴趣可以使人的认识活动积极化,这就利于教学敏感的形成。
  二、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敏感是对事物的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只有与丰富的知识以及从实践中积累来的经验相遇,才能擦出敏感的“火花”。综观那些具有教学敏感,教学艺术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教师,无不具有渊博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难以取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仅就教学敏感的养成分析,它有助于教师从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广泛的现实联系上去理解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有这样的理解,才能满足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认知兴趣。正如卢元老师所说:“当学生渴于求知的时候,你趁热打铁,他印象会特别深,而时过境迁,隔了几天再解答他的问题,大脑皮层的反应就不是那强烈了。所以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修养,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功。”我在讲授《木兰诗》时,同学们兴趣盎然。结束时有位同学忽然嘀咕起来:“写得倒蛮好,不过是假的,吹牛。‘同行十二年’怎么不知道木兰是女郎?不说别的,一洗脚就要露馅,小脚怎么藏得住?”“是呀!”同学们议论开了。在一片喧嚷声中,我不慌不忙地说:“南北朝时妇女还不裹小脚。”课堂上刹时安静下来。“那么,中国妇女什么时候开始包小脚呢?”我略作停顿,脑子飞速翻着,有板有眼地讲解:“根据《陔余丛考》,妇女弓足起于五代,李后主令宫嫔以帛绕脚,令纤小作亲月状,由是人皆效之。”同学们点头称是,甚为佩服,学习兴趣增强了,效率也自然就提高了。“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我们语文教师为了养成教学敏感,除了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广泛积累知识,尽可能多地吸取其他学科的丰富知识。博采才能酿佳蜜,要做到一切知识懂一点,某一领域懂一切。
  三、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的观察力
  法国雕塑家罗丹在《艺术论》中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一类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语文教师要养成教学敏感,必须在一般能力中刻意发展自己的观察力,形成所谓“教师的眼睛”。教师要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必须进行广泛的知识积累和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瞬间的变化,适时地播撒智慧的种子。记得在教学《木兰诗》时,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我让学生想象木兰换上女装后,伙伴见了是如何“皆惊忙”的。只见一男一女两位同学站起来表演,男同学说:“啊,木兰,原来你是个女的,怪不得每次洗澡都看不到你。早知你是女的,我肯定会追求你。”这句台词使木兰的扮演者顿时脸红了,而且坐下去把头埋了起来。我马上察觉到了——这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是不是早恋了?不然这位男生为什么偏设计这样的表演?不过,我还是表扬了他们精彩的表演。课后,我找了男同学谈心,知道这位男生的确对女同学有好感,只是不敢表白,借此机会对“木兰”“诉说衷肠”。我反复分析,及时进行“恋爱教育”,这位男同学使劲地点头:“老师,您放心,我会处理好的。”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发展自己的观察力,要善于察言观色,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把握学生的情绪和思想变化,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柯城区石梁中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标签:作者],来源:[标签:出处],来源地址:)

上一篇教学机智——美的创造

下一篇授课节奏小议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