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谈文言文教学中语法渗透的重要性

作者:[标签:作者]     来源:[标签:出处]     时间:2010-07-07
8365
  随着新一轮教改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材已逐渐淡化了语法,中考中,句子成份分析,复句的层次分析已不再出现。于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就只是随便提提,甚至,有些老师干脆放弃语法这一块的教学。其实,这种做法是相当错误而有害的,可以说,贯穿整个中学的文言翻译教学,如果不从语法结构上去进行了解,简直就是无水之源,学生最终所得也只能是“头重脚轻”的肤浅理解。
  我在执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课本《童趣》一文中,学生一开始就在翻译上陷入迷惑中。如“作青云白鹤观”一句,我在教学生时,只能作硬性背诵式翻译,“当作白鹤在青云中飞舞来观看”。如果仅就记住这句话,似乎学生也能办到,但是,学生机械地背记通篇课文,难度自然要增加很多,况且初中语文教学中,古文教学所占比值越来越重,学生要花多大的代价才能把翻译消化记忆下来?显然,这种既笨又无规律的教学模式,教师难于讲解,学生又无从把握。
  就这句话从词性归类:“作+青云+白鹤+观”为“介词+名词+名词+动词”如果学生对名词、动词都不理解,那么,要对句子结构作进一步分析了解就是一句空话,但学生刚进初中不到三周(本课排第一单元)。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先把词类的划分(实词和虚词)先向学生讲解,这样,学生才能消化理解。
  再就本句翻译来看,“当作白鹤在青云中飞舞来观看”,“青云”的结构,为“名作状”,但是,学生能理解名作状吗?这又涉及到语法结构的分析,试问,初一学生能理解成份的划分吗?所以,这些问题,还得老师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对语法、句子成份的划分进行补讲。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要到初三才能涉及到,但等到那个时候再讲就没有意义了。
  在课文《桃花源记》中,有“林尽水源”这么一句,学生在翻译本句时,很多都只能按课文下面注释进行翻译,“尽”翻译为“消失”,整句翻译为“桃花林在水的源头消失了”,老师讲解也最多只讲“水源”不能看作名词,为介词结构“在+水源”后置作补语,但为什么作补语呢?就可能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其实,古汉语在语法上和英语语法有的地方是相通的,在英语词类中,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古汉语也是一样,在不及物动词后面也不能直接跟宾语,如跟上,须加介词才能进行翻译。“尽”这个动词就是不及物动词,在翻译时,后边“水源”须加上介词“在”,形成介词结构后置作补语的形式,诸如此类动词在古汉语中占相当的比重,老师要深入剖析,不然学生翻译时就会进入误区,不好把握,不好翻译。
  其实,古汉语教学中,无论是句法特点还是词类活用,都始终贯穿着语法的渗透教学。如果我们施教者不加以重视,认为教材不涉及,自己就懒得讲解,这是相当错误的。初中古文翻译较为简易,到了高中,难度加深,学生就翻译时就更加难以把握。我在近二十年的教学中,总是把词类、句子成份的分析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认真完成,并用以指导学生在古汉语翻译中进行查找规律,归类掌握、理解。这样,学生在考试时,跳出书外的古文阅读与翻译就胜券在握了。
  (作者单位:贵州金沙县岩孔中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标签:作者],来源:[标签:出处],来源地址:)

上一篇浅谈说明文的教学

下一篇要“目中有人”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