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在大运河中读懂中国

作者:吴婧菲、王坤朔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4-09-27
34119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以大运河为主线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相继被改编成话剧、音乐剧、电视剧。9月27日、28日,大型话剧《北上》在杭州大剧院首演。

  在《北上》作者徐则臣的创作中,大运河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灵感来源,可以说是他的文学原乡。获奖后,徐则臣也特别感谢了大运河,“写作20多年来,我一直在感谢这条2500年的河,感谢的方式就是,一篇接一篇地写出与这条河相关的小说。”

  河流寄托着到世界去的想象

  徐则臣出生于江苏的一个水网密布的小乡村,生活被河流所包围,与水的关系极为密切,“河流是我小时候最重要的伙伴,夏天去游泳、摘花、摸鱼,秋天去挖藕,冬天去溜冰。河流充斥着我的日常生活。”

  徐则臣小时候生活的小村子比较偏僻,流向远方的河流寄托了他对外面世界的无限想象。他经常往水中丢树叶,目送它们漂向远方,直到消失不见。然后他就会想象,这片叶子半个小时之后会漂到哪?一个小时之后呢?一天以后呢?一个月以后呢?一年以后呢?

  “想象力跟着这片叶子一直往远处走,虽然我不知道远处是什么样子,但在我的脑海里,会拉出一条越来越远的、对远方世界的想象。”这片随水漂流的叶子,逐渐拓宽了他对世界的想象和认识,“河流对于我来说,是把自己从一个偏僻、狭小的地方解放出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

  成年后,徐则臣来到江苏淮安读书工作,这里是大运河重镇、明清漕运之都,京杭大运河江苏省段的中段——里运河穿城而过。从学校到运河边,步行十分钟就能到达,这给了他观察运河、感受运河的便利机会。

  “里运河在整个运河沿线中非常重要,是咽喉之地”,徐则臣说,淮安见证并经历了邗沟、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三段历史,是一条古老的交通要道,曾经极其繁华,留下了无数典故传说和历史遗迹,这些都激发着他的想象力,成为他写作的重要灵感和素材来源。

  《北上》是小波罗和谢平遥从杭州沿着运河北上,一路到北京的故事,北上也是徐则臣的人生轨迹。之后,徐则臣从淮安负笈北上,来到位于大运河北端点的北京,继续读书深造、工作、成家、定居。可以说,河流贯穿了徐则臣的个人成长史。

  写《北上》要用放大镜看运河

  《北上》讲述了公元1901年,意大利旅行冒险家保罗·迪马克(小波罗)以文化考察的名义来到中国,与谢平遥开始了一段运河之旅。他们从杭州、无锡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这一路,既是他们的学术考察之旅,也是他们对知识分子的身份和命运的反思之旅,同时,更是他们的寻根之旅。

  在徐则臣看来,《北上》的写作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我小时候生长在河边,长大后又在运河边生活过,对运河非常熟悉,也特别有感情。”从19岁开始写小说起,运河就是他创作中一个重要的背景,在写作的过程中,一直在做关于运河的案头工作。

  2014年的一天,徐则臣与朋友在咖啡馆聊天,彼时他的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刚刚创作完成不久,其中有很多关于运河的内容,在大家的闲谈中,激发了他的写作计划——写一部以运河为主角的书。

  “我觉得我一闭上眼,几乎能够看见接近20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的轮廓,非常清晰的轮廓,因为与运河的关系太密切了,我觉得有能力写,当晚回家就把提纲写出来了。”但到了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他发现以前是用望远镜看运河,轮廓、起伏都很清晰,但写小说需要落实细节,需要用放大镜甚至显微镜去看,需要重新做很多案头工作和田野调查,因此花了4年的时间才完成这部作品。

  在写《北上》的4年中,徐则臣读了六七十本书,包括运河史、漕运史、地方志等,涵盖国内外,但光读书显然不够,他就利用出差、回乡的机会,一趟趟“南下”,将大运河重走了一遍,部分疑难河段还反复去了多次。“不亲自到现场做详尽的田野调查,光凭纸上谈兵根本弄不明白,尤其是几处重要的水利工程,比如山东南旺分水枢纽,不到现场看很难理解,到实地看10分钟,比读10天的资料都有用。”徐则臣说。

  写作《北上》的过程,也是徐则臣重新认识大运河的过程,让他对大运河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大运河这一体现着古人智慧的伟大工程,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跟中国人的文化人格和性格塑造都有极大的关系,沿着这条河流,往历史深处追溯,可以探寻到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大运河中读懂古老中国

  一提起母亲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黄河、长江等自然河流。在徐则臣看来,大运河这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对中华民族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形成百川东到海之势,而大运河这条南北走向的人工河,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了中国版图南北,加强了南北方之间的交流,盘活了整个中国南北大动脉,让中国大地像棋盘一样活跃起来,点与点、线与线直接联通。两千余年来,大运河以其沟通南北、漕运货运的强大功用,孕育了沿岸各城市文化。

  “‘要想富,先修路’——运河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都是中国最富庶繁荣的地方,特别是苏州、无锡、常州、绍兴等运河节点城市。”历史上的大运河,不仅繁荣了沿线经济,还衍生出各具地方特色的运河文化,除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徐则臣看来,大运河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四大名著、“三言二拍”等文学名著诞生于运河沿岸,这和大运河强大的文化交流功能密不可分。

  运河是水路,更是文路。“在今天,运河的运输功能式微了,但运河承载的中华文明和悠久文脉不容被遗忘,运河是一条河流,也凝结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运河之于当下的意义正在这里。”徐则臣说,随着大运河重要性的不断凸显,沿线对于大运河的治理有了大幅提升,自然和人文景观都出现了新的样态,让当下的人们与历史建立起联系。

  “我们常说‘唤醒’大运河,在当下,最为切实可行的路径或许是文化意义上的唤醒,去不断思考如何发掘、保护运河文化”,徐则臣说。

  用更多方式打开大运河

  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北上》被改编成不同的艺术形式与人们见面。9月27日、28日,大型话剧《北上》在杭州大剧院首演。

  面对话剧、音乐剧、电视剧等多种形式的改编,徐则臣表示,文学作品不应局限于单一形式传播,尤其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艺术有更加多元的表现形式,“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对《北上》有兴趣,把一部作品转化成其他的艺术形式非常有必要,让人们能够以不同的途径来阅读、来理解,或者是在看了不同的艺术呈现之后,再来跟原著对照,更有利于认识、理解原著。”

  徐则臣也是话剧艺术爱好者,他分享了近期看的三部话剧——王晓鹰导演的《澜沧水长》、莫言作品《鳄鱼》和图米纳斯导演的《战争与和平》,他还提到了去年看的时长8小时的话剧《静静的顿河》。

  “舞台上的表演形式,跟写小说完全不一样,它有一个非常局限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如何把故事呈现出来,需要有非常专业的、非常独特的匠心。看话剧或者其他剧的时候,都会给我写小说带来很多启发和参照。”他说。

  策划:李欣

  采访:吴婧菲

  文字:王坤朔

  拍摄:丁梓朔 林必超

  视频制作:汪欣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在大运河中读懂中国,作者:吴婧菲、王坤朔,来源:新华网,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ci/20240927/9716d8c7161a4b5fa2cf73698f5e94ba/c.html)

上一篇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启幕 《北京文艺评论》创刊首发

下一篇韩国女作家获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