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学中的“武” 2021-01-18
- 重读《红楼梦》:有情天下在此岸 2021-01-11
- 汤国梨的海上故事 2020-12-29
- 重读《红楼梦》:巫术及其世情化书写 2020-12-29
- 胡玉缙与《甲辰东游日记》 2020-12-21
- 王熙凤权力得失史 2020-12-21
- 林语堂与烟 2020-12-15
- 老舍、汪曾祺、冰心、冯骥才笔下的菊花 2020-11-30
- 从铁路工人到著名作家 2020-11-23
- 五四:地方视野与长程革命 2020-11-23
- 鲁迅为何未去苏联考察疗养? 2020-11-19
- 《林纾的翻译》说了些什么 2020-11-16
- 燕京大学时期的郭绍虞和1930年代新文学的学院化 2020-11-16
- 姚鼐是桐城派集大成者吗? 2020-11-09
- 后现代主义论争在中国:反思与启示 2020-11-09
- 越对立的越相像——鲁迅和他的祖父周福清 2020-10-26
- 重读《子夜》:1930年上海丝业工人大罢工 2020-10-09
- 杨永磊:生活无论如何应该是火热的——读张鲁镭中 2020-08-10
- “非虚构写作”及其四个面相 2020-07-21
- 韩少功:创造优质的汉语 2020-06-21
- 北京人艺为话剧在线演出开了好头 2020-06-16
- 邵丽《黄河故事》:说不尽的父亲 2020-06-16
- 从何结束——无法终结的长篇小说结尾 2020-06-12
- 城市文学:破局而立的新机遇 2020-06-12
- 我可能遇见了好小说 2020-05-19
- 散文写作的易与难 2020-05-17
- 改革开放时代的年轻作家 如何给未来留下有共识的 2020-04-29
- 以思想的方式进入文学现场 2020-04-27
- 九十年代小说宏大叙事问题再反思 2020-04-27
- 刘芳坤:地域性、先锋性与异质写作 2020-04-27
- 探寻试错的价值 ——评李克定长篇小说《戊戌变法 2020-04-13
- 璎宁散文集《隐形的麦芒》:生命意义的探寻与追问 2020-04-10
- 耿占春:晚期风格及其它 2020-04-10
- 佛国与圣人(刘庆邦) 2020-04-09
- 《中国小说的文与脉》:探寻“中国小说”的内在逻 2020-03-26
- 扶贫文学:叙写新时代乡村传奇 2020-03-26
- 野水散文集《旧物时光》:在生命回望中叩问精神成 2020-03-23
- 杜绿绿:李洱和他才能的边界 2020-03-23
- 重读《猩红》:“您好,潘先生” 2020-03-23
- 镜像之中的幽微人性——评陈然中短篇小说集《犹在 2020-03-16
-
重读《平凡的世界》:多重辩证法
摘要: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进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塑 造了个人历经苦难,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范式。这一范式...
-
20世纪50年代中日书籍交往管窥
笔者日前在南京大学档案馆查阅有关档案、史料时,无意中发现了中国学巨擘吉川幸次郎(1904-1980)在1957年与南京大学方正...

新文学发生期旧体诗的历史考察
摘要: 新文化运动中树立的以新为贵的价值标准,使得新文学发生以来的旧体……